文京躑躅映山紅 根津神社
“淡淡的三月天,杜鵑花開在山坡上,杜鵑花開在小溪旁,多美麗呀!”
這首由音樂大師黃友棣先生創作的輕快民謠,是許多人小時候琅琅上口的回憶;歌詞中遍地盛開的杜鵑花替大地披上一層亮麗的新衣,也為春天染上絢爛的水彩。今天所要介紹的神社,就是每年為東京帶來斑斕春色的杜鵑名所,根津神社。
位於東京北郊的谷中、根津、千馱木俗稱”谷根千”,是一處人文薈萃的樸雅之地。倖免於二戰空襲的谷根千不但保留著大正昭和的老風景,也承襲了自江戶以來濃郁的文藝氣息。知名的學府、文豪的故居還有莊嚴的神社佛閣,點點羅布在根津的巷弄坂道裏,猶如夜空中的繁星,寧靜卻動人。
相傳在1900年前,大和國的神話英雄日本武尊來到關東,在千馱木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座神社祭祀山王大山咋神。到了江戶時代,當社隨著都市變遷成為甲府德川家的領地,並被藩主們敬為家族的保護神。
西元1705年,甲府藩主德川綱豐被五代綱吉收為養子,成為將軍的繼任者。為了向自己的守護神社表達謝意,綱吉獻出了位於根津的屋敷興建社殿,並在隔年將山王遷座至此。這座東京最古老的神社從此被稱作根津權現,成為谷根千地區的總鎮守。
身為將軍親自造營的敕祭神社,根津權現在建築上仿效日光東照宮,以"權現造"的樣式打造出德川將軍獨有的氣派格局。三百年歷史的本殿和樓門在21世紀初的整修上漆後洗去了歲月的斑駁,雄偉的朱紅棟樑與青灰屋瓦在璀璨金漆的襯托下,更顯恢弘的威勢。
隔著一道木造玉垣,根津的神苑正靜靜等待春天的來臨。除了傳統的小橋流水,喜愛杜鵑的綱豐在這座著名的庭園裡擺上了小巧細緻的”乙女稻荷神社”和花團錦簇的”杜鵑山崗”。每逢四月中下旬的花季,神苑裡的3000株杜鵑爭相綻放,雪白、豔紅、粉嫩、靚紫,層層疊疊將整座山坡染成一絲錦繡繽紛的美麗綢緞。山崗深處,乙女稻荷的鳥居行列宛如染上花色的赤紅小溪,悠悠穿梭在花海之間,一同迎接五彩繽紛的美麗時節。
江戶以降數百年,無數的遊人墨客躑躅在根津的山躑躅中,流連忘返。杜鵑山崗下的一塊方形長石”文豪之石”,據說便是昔日大作家夏目漱石靜坐賞花、追尋靈感之地。去年的花期,我在文豪之石遇上了一支黃色的老花貓,牠端坐在石頭上注視著杜鵑盛開的山崗,毫不理會賞花的人潮。我望著牠,心中不禁想起夏目漱石的名作”貓”。
我想,一生淡泊的夏目先生如果真對人世有所留戀,應該就是這根津躑躅映山紅的春日絕景吧。